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

好行為取代壞習慣

好行為取代壞習慣

若是壞習慣已養成,只去禁止是無效的,需要用另一個正確的行為取代壞的舊行為。

例如選舉時,街上常有人用擴音器大聲播放你不想聽的音樂,這個音樂進入你的大腦後,它便活化了儲有這條歌的神經迴路,於是這首歌就在你的腦海中唱起來。如果你不想再聽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立刻播放一首你喜歡的歌。這時,新的取代了舊的,你就不再聽到原來的歌了。

用好行為去取代壞習慣可能要花一些功夫,但是持之有恆,就可以成功。我們看到很多成功例子都是放大孩子的長處,用長處把短處帶上來。所以品德的教養是從小透過生活經驗和故事,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行為,觀念建立後,行為就跟著出現,因為行為本來就是內在意念的外顯。

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

「父母是弓,孩子是從父母身上發出的生命之箭。」4原則、3階段,教你帶著孩子從學會規劃中,一步步認識自己,操練自主的能力。

  • 2012-11-14 親子天下雜誌 40期    文/楊俐容

生涯學堂小檢測 ~~規劃能力三層次

觀察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的作息,比較像下列哪一個描述?

A . 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看漫畫、打電動、上網聊天等,一定要三催四請才會去做該做的事情。(動機)

B . 無所事事,沒有目標,常抱怨好無聊。(動機)

C . 看起來很認真,但一下子做這個,一下子做那個,常常漏掉某些重要工作或拖到很晚才能完成。(能力)

D . 經常出不合乎現實的估計,如:以為只要兩天就可以把報告做好,結果只好草草了事;或者:花太多時間閱讀,結果沒時間做美勞。(能力)

E . 會安排進度、制訂計畫,但常忘了執行,或有虎頭蛇尾的現象。(習慣)

F . 有能力規劃,也會去執行,但容易受外來干擾而改變,或一旦做不到,很快就放棄。(習慣)

做過小檢測,你家青少年落在哪個層次呢?

基本上,自主規劃能力的養成需要三個層次的條件。第一層是動機:對生活和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的孩子,就算有規劃能力,也不想善用。第二層叫做能力:有動機且體認到規劃能力很重要的孩子,就需要提供他方法,培育能力。這是父母和老師最能發揮效能的時候,透過以身作則、展現風範,讓孩子看到規劃能力所帶來的好處和樂趣,產生心嚮往之的渴望。懂得規劃後,還要能執行,有些孩子很會寫計畫,但光說不練做不來,也是行不通的。

愛,要耐心守候、尊重差異

第三層,也是臨門一腳的階段,就是習慣養成。所謂「習慣」是指自動化(不需意志力來驅策)、不費力(不必花太多精力),且重複進行的行為,如一般人上樓梯時根本不需要思考怎麼去動作。習慣的特徵是,好習慣難養成,壞習慣難戒除;因為大腦喜歡維持現有平衡,會抗拒新的變化。父母要明白,對孩子的愛還包括了耐心守候的心情。從大腦發展的機制來看,立竿見影絕對不可能;「習慣養成」是個歷程,需要時間,不耐等候的父母往往很容易放棄孩子,孩子也很容易就挫敗。

在孩子生命的發展上,父母提供的愛與規範是最大的兩隻腳,雙腳穩定,才好邁步前進。其中,愛必須以接納、尊重孩子的天生氣質為基石。一般而言,規律性高的孩子較能細細規劃自己的生活,按部就班,成功達陣;規律性低的孩子則容易被認為怠惰散漫。事實上,每個人天生規律性有異,而不同工作、不同生涯需要的規律性、嚴謹度也有差別;譬如:飛機駕駛對於生活規律的需求就遠高於畫家。

不過,規律性雖因人而異,但不管做什麼事,都要有規劃時程、掌握進度的能力。而且,相對規律的生活節奏會給人很大的安全感;能預期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,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安定力量。特別是規劃牽涉到後設能力(有意識的評估自己的規律性,並以適合自己的步驟去改善的能力),有沒有獲得教導、培養,差別很大。正因為規律性和規劃能力,在後天培育有很大的空間,父母稍微費點心,就可以給孩子很大的幫助。

「自主規劃」可再細分成兩個元素,一是規劃能力,二是執行能力。本文先談規劃能力的培養:

培養規劃能力的原則

 原則1   不能紙上談兵

儘管多數父母對於擬定計畫表的成效多所懷疑,但這仍然是培育規畫能力最好的工具。千萬不要以為,只要孩子下定決心就沒問題了,因為口說無憑,沒有行動方針,缺乏檢核依據,就很難實踐。所以要有具體的計畫表,而且最好用實物來操作。如此方能培養孩子檢視生活的後設能力,也有助於父母覺察自己對孩子生活節奏的態度。

像我碰過一位國小高年級的孩子,他很努力,也很在意學習成果;但爸媽太焦慮,做事沒章法,一天到晚盯著孩子學這個做那個,孩子跟著躁,即使久坐書桌前,還是沒效率。這個孩子最需要的是定下心來做規劃。我和他一起把每天回到家的時間區分成幾個大塊,給他幾張顏色貼紙,讓他自己貼。譬如藍色是做功課,紅色代表才藝練習,綠色是體育美勞等休閒活動,白色是休息時間。因為孩子每天的作息不一樣,學校的課業要求也不盡相同,所以我讓孩子先做個週計畫,再逐日微調。培養「規劃」這項技能,是需要天天練習的。

孩子在選擇、安排貼紙的時候,自然就會開始盤算:哪些事必得做,哪些事很想做;大概要花多少力氣,才能完成那件事。這樣,孩子對自己的時間、速度慢慢就有個量的概念。

 原則2   時間預留彈性

一般而言,對工作效能的掌握愈好,時間的切割就可以愈精準;孩子容易受生活中的種種變數影響,做計畫時就需要多一點彈性,才容易成功。雄心壯志、分秒必爭的計畫,往往不夠充裕、缺乏彈性,一有變化稍微閃失,整個計畫就被打亂了。小孩很挫敗:「我就是做不到」,如果父母又落井下石:「做計畫有什麼用」,那還得花更多時間處理情緒和衝突。因此,開始帶領孩子學做規劃的時候,時間的切割最好要預留彈性空間。譬如孩子平均要花三十分鐘完成的工作,最好規劃四十分鐘的時間。預留伸縮縫可以提升計畫的成功率,也讓孩子更有信心、更願意訂定計畫。

 原則3   一定要留白

無論是學習的沉澱或心情上的調適,「留白」都有很大的好處,因此每天的計畫表一定要畫出白色的空格來。許多父母會說,不是不給,但孩子拖拖拉拉,該做的沒做完,如何留白?有些拖拖拉拉的孩子真的是天生動作慢,需要調整與帶領;但有些明明可以快快完成,他卻拖拉,原因常在於父母把時間安排得太緊湊,孩子發現自己不趁機玩,就永遠沒得玩,所以就一邊寫一邊玩。

特意畫出留白那一塊,就是父母表達對孩子的關照,透過實際操作讓孩子體會父母的態度。「早一點做完就可以隨你玩」,這種話很抽象,加上孩子一再檢驗,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。父母一開始就表達十足的誠意,關照了孩子的需求,也讓他領略留白的樂趣和意義,這背後也隱含了你對孩子的尊重態度。

 原則4   樂觀看待修正

規劃需要後設能力,牽涉到孩子對自己的了解、對時間的感受,以及對現實的掌握。完成某項工作自己要花多少力氣?哪些工作需要多一點時間?怎麼安排效率較好?這些都是很棒的自我認識過程,所以當孩子發現原先的規劃行不通,主動提出修正時,絕對是好事。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沒按照計畫,就碎碎唸:「你講的都沒有用,根本就做不到。」當孩子怕提出修正,怕被爸媽責罵訕笑,他就沒機會從中長出後設能力。孩子明明就是做不來時,父母也可以主動建議修正,孩子會知道,只要規劃愈來愈精準,達成率愈來愈高,就很棒了!

培養能力的階段

規畫能力的養成需要歷經「軍政、訓政、憲政」三個階段。

 階段1   軍政時期,直接示範

告訴孩子原則,然後保留一點自主,讓他自己去做。孩子小,時間概念不成熟,父母要多主導一點。剛開始那個規劃格子是依據你對孩子的了解:幾點回來,時間如何切割,什麼時候該洗澡、睡覺,有多少事情要做。譬如,一般父母總以為,先做功課,接著練才藝,該做的都做完了才能玩耍或讀課外書;這對注意力持續度高,做功課有始有終的孩子沒問題。不過,對分散度高的孩子來說,是完全行不通的;他們需要分散式練習,一小段時間就需要轉換作業內容,才不會分心不耐煩,所以要幫他們把時間切得小塊一些。一開始由父母因材施教,擬定可行的規劃,引導孩子配合,提高成功率,孩子就會對規劃產生興趣和信心。

 階段2   訓政時期,技術轉移

孩子反客為主,掌握計畫的主要權力,父母從旁協助即可。當孩子感受到這樣有規劃的生活是愉快且成功的,父母就可以慢慢協助孩子長出自己的後設能力。這個階段需要比較多的討論,譬如孩子想要,培養孩子跳出來察看自己所處的狀態,以及自己有哪些需求,這就是後設能力的養成。

 階段3   憲政時期,全然放手

只要前面功夫下得夠,技術成功轉移,到了青春後期,父母應該可以全然信任孩子,放手讓他自己規劃。他碰到問題時,大人再稍微涉入關心就好了。

最後,我以帶我小女兒學做規劃的過程來說明。孩子小,需要父母幫忙推上軌道,所以一年級我盯得緊,但全然配合她的需求和特質。例如她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玩,因為她是透過放鬆來補充能量的孩子;接著確認有哪些功課,打算怎麼安排,才開始動工,而且每十~十五分鐘,我一定讓她轉檯:「嗯!做得很好,來,我們休息一下。」喝杯茶、吃水果、聊聊天,甚至練練琴。我把時間切得短,讓每一段作業都在她的注意力持續範圍內,孩子因此有成就感,願意投入。一開始是由我示範帶領,但讓她有參與、自主感,然後在過程當中幫助她了解自己的特質。到了中年級,我開始讓她自己試著規劃,只給一點意見;因為有一、二年級的經驗,所以她大概知道配合自己的專注力去切割時間,再善用計時器等工具來自我提醒。高年級時,這個孩子已經有不錯的規劃能力,我也就安心的讓她擁有主控權,只做檢核。這個天生規律性低,相對難纏的孩子,就這樣發展出適合她自己的規劃能力了。(採訪整理∣江美滿;錄音整理∣余佩雯)

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

我會了!我長大了!

    • 我會了!我長大了!

    當孩子碰到「困難」就說:「我還沒長大,我不會做。」成人該如何幫助他「長大」,覺得自己有能力?

    • 2013-05-21 親子天下雜誌 45期    文/李坤珊

    四歲的小羅從其他學校轉來我班級的第一天開始,就很喜歡與每個人聊天。他總是關心著那個孩子為什麼哭?這個孩子是不是需要幫忙?這個小男孩的細心,說明著他對社會關係觀察的敏銳,是他的天分!

    也就因為這個天分,個頭小小的他,卻像塊磁鐵,吸引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朋友。他常會去安慰那幾個三歲的小孩說:「我是大孩子了,我來幫你。」小羅對自己的社會能力充滿了自信,有著長大的感覺!但是,小羅的好觀察力,也讓他對「困難」有著敏銳的偵察雷達。例如,在我一拿起「數數」或是字母活動的那一剎那,我甚至來不及邀請他,他就會像是看到鬼一樣,逃之夭夭,或拚命搖頭示意。當我問他為什麼不想跟我一起做數字或字母活動時,他會很慎重的回答我:「我還沒長大,我不會做。」他的「還沒長大」訊息,其實在說明著,他對自己的符號認知能力沒有信心,甚至有些畏懼。但這個沒信心和畏懼,是打哪兒來的呢?

    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結果

    數字和字母是文化中的重要一環,幼兒會自發的產生探索行為,像是拿筆假裝寫字、自發的數圖畫中的小動物和物品、拿著書口裡喃喃有詞的假性閱讀、自創字等等。但小羅卻對這些文化符號的探索排斥和畏懼。我雖不清楚小羅之前的學習經驗是如何,但能肯定的是,它讓小羅對自己的符號學習力,失去了信心。從失去信心的過程裡,一步步的也失去了興趣。

    於是我設定好了目標,要重新燃起小羅對符號探索的驅力。怎麼做?其中一個有效的入口點,就是找到小羅的長處。

    善用長處為教學起點,也利用它來當做互動的方式。除此之外,還搭配上另外一個有效和長遠的教學原則,就是去具體讚美孩子的努力(efforts) ,而不是去歌功頌德孩子的聰明過人。

    具體讚美孩子的努力,在心理層面上,幼兒感受到自己是有耐力的人,是經得起困難的學習者,有不輕易放棄的信心;在學習層面上,具體的內容提供了幼兒再繼續努力的事、技巧,或態度。

    以下的紀錄,就是我與小羅「一對一」的第一堂信心重建互動內容。我選擇的媒介,是數字卡。

    成人:「小羅,我知道你不喜歡做數字的工作」。(不加批判的,同理孩子的心思)

    小羅看了看我,擔心的搖搖頭:「我不喜歡做數字卡。」

    成人:「不要緊,你可以不喜歡它。」(同理孩子的心思,讓他知道他的態度是被體諒的)

    成人:「唉,珊卓拉手上的數字卡亂了,你可以幫我嗎?」(善用孩子的社會能力長處)

    「請幫我先把1找出來。」(讓孩子從已知的先開始,建立信心)

    小羅毫不費力的找到了數字1,遞給了我:「諾。」

    成人:「你一張一張卡的找,就找到了! 請再幫我找2好嗎?」(具體的肯定孩子的方法和努力)

    小羅拿著數字2 和 5,決定不下到底是哪一個?

    成人:「你不確定是哪一個,那教室裡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你決定呢?」(讓孩子先自主的想方法,經由自己的努力嘗試)

    小羅掃描著教室,說:「我知道了!靠近珠子的牆壁上有寫2,我去看看。」於是經由比對,小羅很開心的把2拿給了我。

    成人:「小羅,你本來不確定到底是哪一個,但你一直想、一直找,你好努力喔,然後你就找到辦法了!」(具體的稱讚孩子的努力)

    自己努力學會的才有成就感

    這是第一次我與小羅的短短成功經驗,自然的過渡到了隔天,小羅沒有逃之夭夭,一起與我愉快的做了數字卡的活動。現在,數字活動的學習,成了他喜愛的工作之一。有人問他:「是誰教你數字的?」他會回答說:「是我努力學會的!」 這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    那天,小羅笑嘻嘻的拿完成的「十幾的數」給我看。他昂著頭,告訴我:「我做的!」原來,他想告訴我一個最重要的訊息是:我能!我長大了。

    長大的感覺,真好!

    就在那剎那,我坐在小椅子上,看了看在教室每一個角落裡的孩子。突然間,我看到了、也體會到了,那十九個孩子的長大感覺……

    我只是在這頭遠遠的看著,而三歲的貝拉自己一個人在那頭,沒玩些什麼,也什麼都玩了,就只是一個人,一個人靜靜的享受著,一個人的空間。這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    太多了,太會亂滾了,太小了,太……四歲的可登坐在地上哭,他可以撒手放棄,但他決定再試試看,換了個小掃把,慢慢的清理著自己不小心弄翻的點心,一個人一步步的改變著環境給他的限制。這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    五歲的小斯知道一切無法如他所願,他得與別人分享那個空間、那個玩具。他得讓他朋友排在前面,坐在他想一個人坐的地方。

    但是,他知道「小良也想要玩」,所以他分了、讓了,他有了個「朋友」。有個朋友陪著自己笑、陪著自己走,那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    生活點滴讓孩子長出能力

    身高抽得再長、體重增得再多,都不算「長大」。「長大」和「能力」,常常像是豆莢和豆子的關係,無可分離,得要一塊兒慢慢的成長。

    我們手心中的小幼兒,能在爸媽身旁感受到快樂,也能在一個人時,享受著與自己的寂靜,這叫「情緒」的長大;他能利用環境給他的資源,也能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限制,這叫「智能」的長大;他能保護自己的所有,也能看見他人的需要,而把自己有的與他人分享,這叫「社會」的長大。

    再仔細想想,「長大和有能力的感覺」從那裡來?愛的成長環境,使孩子相信自己;而真真實實的,有順心、失望、滿意、挫折的生活點滴,則鍛鍊出孩子的能力。

    馬上 LINE 給朋友

當孩子碰到「困難」就說:「我還沒長大,我不會做。」成人該如何幫助他「長大」,覺得自己有能力?

  • 2013-05-21 親子天下雜誌 45期    文/李坤珊

四歲的小羅從其他學校轉來我班級的第一天開始,就很喜歡與每個人聊天。他總是關心著那個孩子為什麼哭?這個孩子是不是需要幫忙?這個小男孩的細心,說明著他對社會關係觀察的敏銳,是他的天分!

也就因為這個天分,個頭小小的他,卻像塊磁鐵,吸引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朋友。他常會去安慰那幾個三歲的小孩說:「我是大孩子了,我來幫你。」小羅對自己的社會能力充滿了自信,有著長大的感覺!但是,小羅的好觀察力,也讓他對「困難」有著敏銳的偵察雷達。例如,在我一拿起「數數」或是字母活動的那一剎那,我甚至來不及邀請他,他就會像是看到鬼一樣,逃之夭夭,或拚命搖頭示意。當我問他為什麼不想跟我一起做數字或字母活動時,他會很慎重的回答我:「我還沒長大,我不會做。」他的「還沒長大」訊息,其實在說明著,他對自己的符號認知能力沒有信心,甚至有些畏懼。但這個沒信心和畏懼,是打哪兒來的呢?

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結果

數字和字母是文化中的重要一環,幼兒會自發的產生探索行為,像是拿筆假裝寫字、自發的數圖畫中的小動物和物品、拿著書口裡喃喃有詞的假性閱讀、自創字等等。但小羅卻對這些文化符號的探索排斥和畏懼。我雖不清楚小羅之前的學習經驗是如何,但能肯定的是,它讓小羅對自己的符號學習力,失去了信心。從失去信心的過程裡,一步步的也失去了興趣。

於是我設定好了目標,要重新燃起小羅對符號探索的驅力。怎麼做?其中一個有效的入口點,就是找到小羅的長處。

善用長處為教學起點,也利用它來當做互動的方式。除此之外,還搭配上另外一個有效和長遠的教學原則,就是去具體讚美孩子的努力(efforts) ,而不是去歌功頌德孩子的聰明過人。

具體讚美孩子的努力,在心理層面上,幼兒感受到自己是有耐力的人,是經得起困難的學習者,有不輕易放棄的信心;在學習層面上,具體的內容提供了幼兒再繼續努力的事、技巧,或態度。

以下的紀錄,就是我與小羅「一對一」的第一堂信心重建互動內容。我選擇的媒介,是數字卡。

成人:「小羅,我知道你不喜歡做數字的工作」。(不加批判的,同理孩子的心思)

小羅看了看我,擔心的搖搖頭:「我不喜歡做數字卡。」

成人:「不要緊,你可以不喜歡它。」(同理孩子的心思,讓他知道他的態度是被體諒的)

成人:「唉,珊卓拉手上的數字卡亂了,你可以幫我嗎?」(善用孩子的社會能力長處)

「請幫我先把1找出來。」(讓孩子從已知的先開始,建立信心)

小羅毫不費力的找到了數字1,遞給了我:「諾。」

成人:「你一張一張卡的找,就找到了! 請再幫我找2好嗎?」(具體的肯定孩子的方法和努力)

小羅拿著數字2 和 5,決定不下到底是哪一個?

成人:「你不確定是哪一個,那教室裡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你決定呢?」(讓孩子先自主的想方法,經由自己的努力嘗試)

小羅掃描著教室,說:「我知道了!靠近珠子的牆壁上有寫2,我去看看。」於是經由比對,小羅很開心的把2拿給了我。

成人:「小羅,你本來不確定到底是哪一個,但你一直想、一直找,你好努力喔,然後你就找到辦法了!」(具體的稱讚孩子的努力)

自己努力學會的才有成就感

這是第一次我與小羅的短短成功經驗,自然的過渡到了隔天,小羅沒有逃之夭夭,一起與我愉快的做了數字卡的活動。現在,數字活動的學習,成了他喜愛的工作之一。有人問他:「是誰教你數字的?」他會回答說:「是我努力學會的!」 這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那天,小羅笑嘻嘻的拿完成的「十幾的數」給我看。他昂著頭,告訴我:「我做的!」原來,他想告訴我一個最重要的訊息是:我能!我長大了。

長大的感覺,真好!

就在那剎那,我坐在小椅子上,看了看在教室每一個角落裡的孩子。突然間,我看到了、也體會到了,那十九個孩子的長大感覺……

我只是在這頭遠遠的看著,而三歲的貝拉自己一個人在那頭,沒玩些什麼,也什麼都玩了,就只是一個人,一個人靜靜的享受著,一個人的空間。這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太多了,太會亂滾了,太小了,太……四歲的可登坐在地上哭,他可以撒手放棄,但他決定再試試看,換了個小掃把,慢慢的清理著自己不小心弄翻的點心,一個人一步步的改變著環境給他的限制。這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五歲的小斯知道一切無法如他所願,他得與別人分享那個空間、那個玩具。他得讓他朋友排在前面,坐在他想一個人坐的地方。

但是,他知道「小良也想要玩」,所以他分了、讓了,他有了個「朋友」。有個朋友陪著自己笑、陪著自己走,那,就是長大的感覺!

生活點滴讓孩子長出能力

身高抽得再長、體重增得再多,都不算「長大」。「長大」和「能力」,常常像是豆莢和豆子的關係,無可分離,得要一塊兒慢慢的成長。

我們手心中的小幼兒,能在爸媽身旁感受到快樂,也能在一個人時,享受著與自己的寂靜,這叫「情緒」的長大;他能利用環境給他的資源,也能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限制,這叫「智能」的長大;他能保護自己的所有,也能看見他人的需要,而把自己有的與他人分享,這叫「社會」的長大。

再仔細想想,「長大和有能力的感覺」從那裡來?愛的成長環境,使孩子相信自己;而真真實實的,有順心、失望、滿意、挫折的生活點滴,則鍛鍊出孩子的能力。

馬上 LINE 給朋友

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

比爾蓋茲

比爾蓋茲在一所高中所發表的演說,提出學子們在學校學不到的十一件事。

1.人生並不公平──你要適應它。

2.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,你想要對自己感到滿意,就得先成就些什麼事。

3.你不可能離開學校就可以有四萬美元的年薪,也不可能成為配有汽車電話的副總裁,你得自己去賺才有。

4.如果你認為你的老師很嚴苛,等你有了老闆就知道了。

5.煎漢堡並不會讓你有失身分,你的祖父母們對煎漢堡有不同的定義,他們稱之為──機會。

6.如果你搞砸了,那並不是你父母的錯,因此,不要抱怨你的錯誤,而是從中記取教訓。

7.在你出生之前,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麼乏味,他們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他們一直在支付你的帳單、清洗你的衣服、聽你說你自己有多酷。因此,想要拯救父母那一輩的寄生蟲,請先從清除你房間裡的蝨子做起。

8.你的學校可能已經廢除優等生和劣等者的分法,但人生並沒有。在某些學校裡,他們已廢除了所謂不及格的分數,只要你想找到對的答案,他們就會給你無數的機會,但這跟現實世界裡的情況可是一點都不像。

9.生命並不是以學期來劃分的。你不會有暑假,更不會有老闆有興趣幫助你發現自我,你得自己找時間做。

10.電視並非真實的人生。在真實世界裡,人們得離開咖啡廳去工作。

11.友善對待討厭鬼,你很可能最後會為其中一個人工作。

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

18年的堅持

12年國教會考
中文如何考
學校教科書來得及應付嗎?
來不及怎麼辦?
其實中文會考方向是與西方國家的英文考法類似(閱讀能力)
會考英文考法亦類似(閱讀能力)
恰克18年來一向主張
使用外國教材(每個科目都用英文上)外國思考與教法
也早已突破非英語系的台灣小孩如何使用外國教材
這是我最大的驕傲
因為18年來"堅持"不隨波逐流"是不容易的
也堅決不用"外國教材台灣教法"給來恰克學英文的孩子
所以恰克孩子的英文實力
是保証"進可攻(與國外能銜接)退可守(應付台灣英文簡單無負擔)
"品質保証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