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

「父母是弓,孩子是從父母身上發出的生命之箭。」4原則、3階段,教你帶著孩子從學會規劃中,一步步認識自己,操練自主的能力。

  • 2012-11-14 親子天下雜誌 40期    文/楊俐容

生涯學堂小檢測 ~~規劃能力三層次

觀察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的作息,比較像下列哪一個描述?

A . 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看漫畫、打電動、上網聊天等,一定要三催四請才會去做該做的事情。(動機)

B . 無所事事,沒有目標,常抱怨好無聊。(動機)

C . 看起來很認真,但一下子做這個,一下子做那個,常常漏掉某些重要工作或拖到很晚才能完成。(能力)

D . 經常出不合乎現實的估計,如:以為只要兩天就可以把報告做好,結果只好草草了事;或者:花太多時間閱讀,結果沒時間做美勞。(能力)

E . 會安排進度、制訂計畫,但常忘了執行,或有虎頭蛇尾的現象。(習慣)

F . 有能力規劃,也會去執行,但容易受外來干擾而改變,或一旦做不到,很快就放棄。(習慣)

做過小檢測,你家青少年落在哪個層次呢?

基本上,自主規劃能力的養成需要三個層次的條件。第一層是動機:對生活和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的孩子,就算有規劃能力,也不想善用。第二層叫做能力:有動機且體認到規劃能力很重要的孩子,就需要提供他方法,培育能力。這是父母和老師最能發揮效能的時候,透過以身作則、展現風範,讓孩子看到規劃能力所帶來的好處和樂趣,產生心嚮往之的渴望。懂得規劃後,還要能執行,有些孩子很會寫計畫,但光說不練做不來,也是行不通的。

愛,要耐心守候、尊重差異

第三層,也是臨門一腳的階段,就是習慣養成。所謂「習慣」是指自動化(不需意志力來驅策)、不費力(不必花太多精力),且重複進行的行為,如一般人上樓梯時根本不需要思考怎麼去動作。習慣的特徵是,好習慣難養成,壞習慣難戒除;因為大腦喜歡維持現有平衡,會抗拒新的變化。父母要明白,對孩子的愛還包括了耐心守候的心情。從大腦發展的機制來看,立竿見影絕對不可能;「習慣養成」是個歷程,需要時間,不耐等候的父母往往很容易放棄孩子,孩子也很容易就挫敗。

在孩子生命的發展上,父母提供的愛與規範是最大的兩隻腳,雙腳穩定,才好邁步前進。其中,愛必須以接納、尊重孩子的天生氣質為基石。一般而言,規律性高的孩子較能細細規劃自己的生活,按部就班,成功達陣;規律性低的孩子則容易被認為怠惰散漫。事實上,每個人天生規律性有異,而不同工作、不同生涯需要的規律性、嚴謹度也有差別;譬如:飛機駕駛對於生活規律的需求就遠高於畫家。

不過,規律性雖因人而異,但不管做什麼事,都要有規劃時程、掌握進度的能力。而且,相對規律的生活節奏會給人很大的安全感;能預期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,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安定力量。特別是規劃牽涉到後設能力(有意識的評估自己的規律性,並以適合自己的步驟去改善的能力),有沒有獲得教導、培養,差別很大。正因為規律性和規劃能力,在後天培育有很大的空間,父母稍微費點心,就可以給孩子很大的幫助。

「自主規劃」可再細分成兩個元素,一是規劃能力,二是執行能力。本文先談規劃能力的培養:

培養規劃能力的原則

 原則1   不能紙上談兵

儘管多數父母對於擬定計畫表的成效多所懷疑,但這仍然是培育規畫能力最好的工具。千萬不要以為,只要孩子下定決心就沒問題了,因為口說無憑,沒有行動方針,缺乏檢核依據,就很難實踐。所以要有具體的計畫表,而且最好用實物來操作。如此方能培養孩子檢視生活的後設能力,也有助於父母覺察自己對孩子生活節奏的態度。

像我碰過一位國小高年級的孩子,他很努力,也很在意學習成果;但爸媽太焦慮,做事沒章法,一天到晚盯著孩子學這個做那個,孩子跟著躁,即使久坐書桌前,還是沒效率。這個孩子最需要的是定下心來做規劃。我和他一起把每天回到家的時間區分成幾個大塊,給他幾張顏色貼紙,讓他自己貼。譬如藍色是做功課,紅色代表才藝練習,綠色是體育美勞等休閒活動,白色是休息時間。因為孩子每天的作息不一樣,學校的課業要求也不盡相同,所以我讓孩子先做個週計畫,再逐日微調。培養「規劃」這項技能,是需要天天練習的。

孩子在選擇、安排貼紙的時候,自然就會開始盤算:哪些事必得做,哪些事很想做;大概要花多少力氣,才能完成那件事。這樣,孩子對自己的時間、速度慢慢就有個量的概念。

 原則2   時間預留彈性

一般而言,對工作效能的掌握愈好,時間的切割就可以愈精準;孩子容易受生活中的種種變數影響,做計畫時就需要多一點彈性,才容易成功。雄心壯志、分秒必爭的計畫,往往不夠充裕、缺乏彈性,一有變化稍微閃失,整個計畫就被打亂了。小孩很挫敗:「我就是做不到」,如果父母又落井下石:「做計畫有什麼用」,那還得花更多時間處理情緒和衝突。因此,開始帶領孩子學做規劃的時候,時間的切割最好要預留彈性空間。譬如孩子平均要花三十分鐘完成的工作,最好規劃四十分鐘的時間。預留伸縮縫可以提升計畫的成功率,也讓孩子更有信心、更願意訂定計畫。

 原則3   一定要留白

無論是學習的沉澱或心情上的調適,「留白」都有很大的好處,因此每天的計畫表一定要畫出白色的空格來。許多父母會說,不是不給,但孩子拖拖拉拉,該做的沒做完,如何留白?有些拖拖拉拉的孩子真的是天生動作慢,需要調整與帶領;但有些明明可以快快完成,他卻拖拉,原因常在於父母把時間安排得太緊湊,孩子發現自己不趁機玩,就永遠沒得玩,所以就一邊寫一邊玩。

特意畫出留白那一塊,就是父母表達對孩子的關照,透過實際操作讓孩子體會父母的態度。「早一點做完就可以隨你玩」,這種話很抽象,加上孩子一再檢驗,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。父母一開始就表達十足的誠意,關照了孩子的需求,也讓他領略留白的樂趣和意義,這背後也隱含了你對孩子的尊重態度。

 原則4   樂觀看待修正

規劃需要後設能力,牽涉到孩子對自己的了解、對時間的感受,以及對現實的掌握。完成某項工作自己要花多少力氣?哪些工作需要多一點時間?怎麼安排效率較好?這些都是很棒的自我認識過程,所以當孩子發現原先的規劃行不通,主動提出修正時,絕對是好事。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沒按照計畫,就碎碎唸:「你講的都沒有用,根本就做不到。」當孩子怕提出修正,怕被爸媽責罵訕笑,他就沒機會從中長出後設能力。孩子明明就是做不來時,父母也可以主動建議修正,孩子會知道,只要規劃愈來愈精準,達成率愈來愈高,就很棒了!

培養能力的階段

規畫能力的養成需要歷經「軍政、訓政、憲政」三個階段。

 階段1   軍政時期,直接示範

告訴孩子原則,然後保留一點自主,讓他自己去做。孩子小,時間概念不成熟,父母要多主導一點。剛開始那個規劃格子是依據你對孩子的了解:幾點回來,時間如何切割,什麼時候該洗澡、睡覺,有多少事情要做。譬如,一般父母總以為,先做功課,接著練才藝,該做的都做完了才能玩耍或讀課外書;這對注意力持續度高,做功課有始有終的孩子沒問題。不過,對分散度高的孩子來說,是完全行不通的;他們需要分散式練習,一小段時間就需要轉換作業內容,才不會分心不耐煩,所以要幫他們把時間切得小塊一些。一開始由父母因材施教,擬定可行的規劃,引導孩子配合,提高成功率,孩子就會對規劃產生興趣和信心。

 階段2   訓政時期,技術轉移

孩子反客為主,掌握計畫的主要權力,父母從旁協助即可。當孩子感受到這樣有規劃的生活是愉快且成功的,父母就可以慢慢協助孩子長出自己的後設能力。這個階段需要比較多的討論,譬如孩子想要,培養孩子跳出來察看自己所處的狀態,以及自己有哪些需求,這就是後設能力的養成。

 階段3   憲政時期,全然放手

只要前面功夫下得夠,技術成功轉移,到了青春後期,父母應該可以全然信任孩子,放手讓他自己規劃。他碰到問題時,大人再稍微涉入關心就好了。

最後,我以帶我小女兒學做規劃的過程來說明。孩子小,需要父母幫忙推上軌道,所以一年級我盯得緊,但全然配合她的需求和特質。例如她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玩,因為她是透過放鬆來補充能量的孩子;接著確認有哪些功課,打算怎麼安排,才開始動工,而且每十~十五分鐘,我一定讓她轉檯:「嗯!做得很好,來,我們休息一下。」喝杯茶、吃水果、聊聊天,甚至練練琴。我把時間切得短,讓每一段作業都在她的注意力持續範圍內,孩子因此有成就感,願意投入。一開始是由我示範帶領,但讓她有參與、自主感,然後在過程當中幫助她了解自己的特質。到了中年級,我開始讓她自己試著規劃,只給一點意見;因為有一、二年級的經驗,所以她大概知道配合自己的專注力去切割時間,再善用計時器等工具來自我提醒。高年級時,這個孩子已經有不錯的規劃能力,我也就安心的讓她擁有主控權,只做檢核。這個天生規律性低,相對難纏的孩子,就這樣發展出適合她自己的規劃能力了。(採訪整理∣江美滿;錄音整理∣余佩雯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